慢手慢脚慢动作警惕帕金森

2016-02-08来源 : 互联网

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常见病,患上这种疾病虽不会直接导致患者死亡,但会出现行动迟缓、震颤、肌肉僵硬等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专家认为,药物治疗虽然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症状,然而在病程的3-5年后,大多数病人会出现“剂末现象”,导致药效不理想,此时最好进行手术治疗。

“慢动作”

是帕金森的主要症状

“手颤抖就是帕金森病吗?”经常有患者问到这个问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专科主任陈玲说:“手颤抖患者当中确实有帕金森病,但也有的不是。老年人手颤的原因,最多见的是老年性震颤,其次才是帕金森病,这两者不一样,区分起来并不困难。”

简单地讲,老年性震颤只有抖动这一个症状,而且是在做动作的时候,比如端杯子、举筷子的时候才会抖,越是紧张激动的时候越明显,安静不动的时候不会抖。而帕金森病人的颤抖则是诸多典型症状中的一个,其他还有肌肉发僵、动作迟缓、面容呆板、写字越写越小、迈步时腿突然“僵住”,以及情绪低落等很多表现。而且帕金森病人的抖在安静的时候明显,做动作的时候反而不明显。

帕金森病患者的动作迟缓,不只是比正常人慢半拍,比如正常人抬手、握拳只需要几秒钟时间,但帕金森病患者可能要花1-3分钟时间,做得非常慢而且笨拙,尤其是在精细动作上更慢。同时,帕金森病患者眨眼也会变慢,医学上称为“瞬目动作减少”,正常人一分钟内眨眼几十次,帕金森病患者一分钟内可能只眨眼几次,这样的“目不转睛”是不正常的。

值得注意的是,帕金森病在早期的时候症状可能不是很典型,有些帕金森病人开始只是轻微的手颤,要通过医生仔细询问,才会发现患者一些不太典型的迹象,例如手臂酸胀无力,腿有时抬不起来,容易疲劳,做一些精细的动作变得缓慢吃力等,这些迹象对诊断帕金森有帮助。

服药三五年后或出现“剂末现象”

目前,药物仍是治疗帕金森病的常规手段。陈玲指出,通常,帕金森治疗的药物有抗胆碱能药、金刚烷胺、多巴胺替代疗法、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COMT抑制剂六大类,它们通过不同的药理机制实现对帕金森病的治疗。

然而,在帕金森治疗中,有一个“剂末现象”需要注意,那就是患者开始药物治疗若干年后,会出现药性减弱的现象,结果是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从而导致药量不断增加,且每次用药后期会出现症状的恶化,时常让病人感到无奈。

刘女士今年63岁,3年前就患上帕金森病,如今双腿好像被绑上了沙袋一样沉重,只能慢慢走路。如今病情逐渐加重,原本服用两种药就能控制症状,现在药效维持的时间越来越短,从以往可以维持4-6个小时,变成现在只能维持一两个小时。陈玲说,这就是典型的“剂末现象”,由于疗效减退,刘女士现在必须加用第三种药。

据临床统计,一般来说,大部分帕金森病人在治疗最初的三五年内药物效果最佳,但长期服用这些药物,3-5年之后就会发生“剂末现象”,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病人还会出现异动症(像跳舞一样手舞足蹈)以及精神症状(如幻觉)等。所以,专家建议,当药物不能完全控制症状时,最好能够采取手术治疗。

适时手术治疗可控制病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刘金龙说,手术可分为毁损手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也叫脑起搏器手术)。

由于毁损手术是一种破坏性手术,而且复发率高,术后两年左右有50%-60%的患者出现复发;而脑起搏器手术是在脑部放一个电极以调节脑部神经,这种治疗方法对改善病人的肢体肌张力高、僵硬、动作迟缓等效果较好。手术后,医生可根据病情轻重,通过控制装置,对刺激参数进行调整。多数患者可以减少药物用量,有的甚至不需要用药了。

要强调的是,患者采取何种治疗措施一定要经过专科医生详细的评估,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的,脑起搏器手术适合于药物副作用大、不能耐受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或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难以控制的症状波动和异动症的患者。

标签: 警惕帕金森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