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专门攻击老病号

2016-01-07来源 : 互联网

●威胁对象: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住院患者和使用机械通气、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疗的患者

●可用药物:替吉环素、黏菌素

医学指导/广东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所副所长邓小玲博士

一种可对抗现有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正在引发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广东省疾控中心**表示,其实,多重耐药细菌并非**次出现,而这次被披露的几种新型“超级细菌”,主要攻击对象是长期住院的重症老病号,而非普通人。多国医疗卫生**也指出,“超级细菌”感染患者人数较少,采取良好的监控和疾病控制程序可以阻止其传播,人们无需恐慌。

“超级细菌”有何“超级”之处?哪些药物可与之对抗?下一个“超级细菌”是什么模样?本报特邀请微生物**剖析“超级细菌”的来龙去脉,还原耐药菌的本来面目。

新闻回放

“超级细菌”现身南亚,波及欧美

“超级细菌”*早见诸英国卡迪夫大学医学院蒂莫西·沃什在《柳叶刀——传染病》期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报告称,英国卡迪夫大学、印度马德拉斯大学和英国健康防护署的医学研究者从一名瑞典病人身上分离出携带有这种酶的细菌,该病人曾在印度新德里住院*疗。2008-2009年,英国已从29例病人中分离到37株NDM-1阳性的细菌,美国2010年上半年发现3例感染NDM-1细菌的患者,印度分离到70株NDM-1细菌。

据媒体估算,目前**已有170人被感染“超级细菌”NDM-1,主要病例在印度和英国,在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也有病例,不少病人有去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等南亚国家旅行或接受手术的历史。其中,在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比利时布鲁塞尔*近又报告一例死亡病例。

去年10月,香港卫生署也曾在一名男病人的尿液样本中发现携带有NDM-1的“超级细菌”。

我国内地尚未发现这一类型的“超级细菌”。广东省卫生厅上周已做好相关部署,要求相关部门密切关注“超级细菌”NDM-1的发展及检测情况,储备好实验室检验所需的物资。

新型金属酶

令细菌变身“超级细菌”

“NDM-1并不是细菌的名称,而是一种酶,能够赋予细菌变身‘超级细菌’的能力。”广东省疾控中心微生物检测所副所长邓小玲博士指出,NDM-1叫做“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又称金属酶,因从有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旅游史的病人体内分离到含有此种酶的细菌而得名。

邓小玲说,一旦细菌产生金属酶,可导致感染者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耐药。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广谱抗生素,是*疗感染的*常用的一类抗生素。其中,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主要用于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严重的细菌性感染患者,而含NDM-1的细菌对包括碳青霉烯类在内的抗生素也产生耐药。

两类人

易受“超级细菌”威胁

过去,研究者发现金属酶通常只存在于铜绿假单胞菌内,但近年开始,这种酶在肠杆菌科细菌,尤其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DNA结构中也出现了。

作为医院院内感染的两种常见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主攻”方向不同:前者会引起泌尿道感染,而后者是细菌性肺炎的致病因素。新型金属酶“附体”后,这两种细菌摇身变为“超级细菌”,杀伤力也随之猛增。

现有研究发现,感染“超级细菌”的患者主要是两类人,即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住院患者和使用机械通气、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疗的患者。这些病人机体抵抗力较差,也表明此类细菌虽然耐药性极强,但可致病能力相对较弱。邓小玲说,从这个角度来说,“超级细菌”的攻击对象不是普通人,因此市民无需紧张。

两类药可用

*疗面临双重困境

临床上如何鉴别病人感染的是否“超级细菌”?邓小玲说,对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长期住院患者或使用机械通气、中心静脉导管插入术*疗的高危患者出现的感染症状,建议对分离到的感染菌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如果分离菌出现广谱耐药现象,则按照NDM-1基因检测方法进行鉴别。

对患者而言,一旦感染“超级细菌”,并非无药可*。研究者发现,“超级细菌”虽然对很多抗生素耐药,但对替吉环素和黏菌素敏感。

然而,*疗“超级病菌”常面临双重困境:要么无药可*,要么药物比病菌还要“毒”。邓小玲说,感染多重耐药细菌的病人,要么死于细菌引发的多种严重感染,要么在病菌被抗生素杀灭的同时,死于广谱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国内发现

多种棘手耐药菌

在“超级细菌”的身后,是一支越来越庞大、对药物越来越耐受的耐药菌队伍。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变化为例:20世纪50年代以前,青霉素是*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药物,而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出现对青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但更为广谱的抗生素甲氧西林对其仍有效。但仅仅20年后,就出现了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MRSA)。

邓小玲说,到了1997年,万古霉素中度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出现了,而对万古霉素完全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也在五年后出现。目前,国内不少医院在长期住院的重症病人身上发现了VISA的身影,而VRSA尚未在我国被发现,“但就目前耐药情况而言,*疗起来已非常棘手。”

下一个“超级细菌”会是谁?“这个很难预料,人类更无法避免耐药细菌的出现。”邓小玲表示,可以肯定地说,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关注的热点,它对人类生命健康所构成的威胁绝不亚于艾滋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

防范

规范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超级细菌”为何会出现?它被认为是人类滥用抗生素自酿的苦果。

自从人类发明抗生素以来,抗生素与病菌之间就在不断上演“拉锯战”。人类为了对付层出不穷的致病微生物,不断研发出各类新型抗生素。而细菌为了生存,不断变异进化,形成可耐受抗生素的新细菌,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尽管人类已经发明了这么多种抗生素,但*好的还是青霉素,因为它在杀灭病菌的同时,对人体副作用*小。”邓小玲说,越广谱、越高级的抗生素,越可能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对病人的副作用也越大。

然而,在病人心目中,青霉素似乎已“过时”,见效更快的高级抗生素更受偏爱,而一些医生也没有守住“规范合理用药”的底线。例如普通的扁桃体炎,致病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原本用青霉素*疗就可杀灭。但有些医生一开就是可同时杀灭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的三代头孢类抗生素。邓小玲说,抗生素使用越多,细菌耐药性也越来越强。但和细菌的进化速度相比,人类研发新型抗生素的速度要慢得多。

“与其寄希望于如何开发出更强的抗生素新药,不如先考虑如何让现有的抗生素品种不要那么快地‘失效’。”邓小玲认为,要遏制和减少“超级细菌”的出现,应规范和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普通病人而言,平时不要随便自行服用抗生素,而医生更应规范用药,不要陷入“抗生素崇拜”。

提醒

勿滥用抗生素喂牲畜

需要强调的是,在我国,一个长期被忽视的耐药菌来源恰恰是食物链。畜牧业者为让鱼、猪、牛、羊等动物少生病、长势好,存在着滥用抗生素的现象。

“动物体内产生的耐药菌,一旦感染人类,后果很难控制。”邓小玲说,例如鸡体内的沙门菌属于正常菌,而对人类而言是致病菌,一旦人吃了鸡肉,被沙门菌感染就可能引发腹泻。如果用抗生素喂鸡,未必能杀灭沙门菌,但可能使其产生耐药,并且将耐药菌传给人类。

美国政府曾监测到,人吃了饲料中添加过量抗生素的鸡肉后,就会对喹诺酮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产生耐药,原因是鸡肉中的沙门菌已具备耐药性。美国为此出台政策,禁止动物饲料中过量添加抗生素,以避免耐药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而我国尚未针对这一问题制定专门政策。

据了解,今年我国农业部将启动对鸡肉沙门菌的专项检测。邓小玲说,希望此举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标签: 保健养生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