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绿茶变红茶迎来一个新境界

2014-10-23来源 : 互联网

近日,河南省委书记***在第十六届全国省区市党报总编辑新闻出版工作研讨会上向八方来客推销“信阳红”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在信阳当地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尴尬境地:名茶遭冷遇

河南信阳是**的绿茶之乡,其孕育出的绿茶珍品“信阳毛尖”,被誉为绿茶**,是全国**名茶之一。长期以来,信阳市虽然一直把茶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规划建设,并通过参加茶展、举办茶节等手段来提高信阳毛尖的知名度,但受市场冲击的影响,信阳毛尖并不被看好,一直面临面临着“走不出国、冲不出省、守不住河南、保不全产区”的尴尬境地。

“信阳毛尖一向是采摘春茶的芽尖,对茶资源的利用有限,比起龙井、铁观音等茶叶,产量和产值要低很多。在销售上,信阳毛尖由于宣传和**不够,缺乏品牌支撑,茶产品单一,季节性太短,好茶无好价。”一直致力于信阳毛尖茶营销研究和宣传**的信阳陆羽**茶城总经理欧阳道坤分析道。

信阳市浉河区是信阳毛尖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该区茶叶种植面积已达40.5万亩,可开采面积达到32万亩,年产干茶1500万公斤,涉茶收入22.6多亿元。然而,由于夏秋茶弃采严重,茶叶单产偏低。“保守估算,浉河区每年因夏秋茶弃采而流失的经济效益达到4亿元至6亿元。”据该区区长邵春杰介绍,浉河区目前茶叶单产不足80斤/亩,低于全国水平和世界水平。

由于茶产品比较单一,信阳毛尖的市场占有份额也不大。据调查,一斤**次同品质茶,信阳毛尖要比西湖龙井低500多元,且龙井、铁观音、碧螺春等品牌的价格一直在攀升,信阳毛尖却在下调。“一亩龙井茶一般一年能收入几万元,而一亩信阳毛尖只能收入几千元。”信阳当地的一位茶商告诉记者。

“名茶之间的价格落差,不仅对信阳茶农的种茶积极性产生了消极影响,也使信阳毛尖的品牌形象严重受损,信阳的茶产业链一直未能进入良性循环。”欧阳道坤说,“在信阳毛尖遭遇‘囚徒’困境、亟待复兴的情况下,‘信阳红’的出现,对信阳100多万茶农来说,无疑是一个福音。”

华丽转身:绿茶变红茶

2009年12月27日,履新河南的省委书记***到信阳视察时,指出信阳要加大夏秋茶采摘力度,尝试开发新的茶叶产品,增加群众收入,可以开发信阳红茶加工。***的点题使一直深为信阳毛尖产量小、信阳毛尖加工链条短而苦恼的信阳市有关部门人员眼前为之一亮。

然而,信阳作为全国绿茶的主产区,长期以来都是以加工生产绿茶为主,并无生产红茶的任何经验。受传统观念制约,信阳当地一些企业起初对红茶加工并不看好,绝大多数处于观望状态。也许正是信阳当地茶商的一时犹豫,让来自福建的闽商郑亦生成了“**个吃螃蟹的人”。

省委书记点题后,信阳市浉河区决定在绿茶产区上马“红茶工程”,不仅高规格的成立了“信阳红”红茶研制开发指挥部和研发机构,还制定“百日攻坚计划”,拨出专款用于“信阳红”的研制和开发。郑亦生就是信阳市浉河区专门从福建请来的红茶研制**。

“信阳是我国*北的茶区,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外地经验只能拿来参考;而信阳当地也没有制作红茶的传统,一切都要摸着石头过河。”郑亦生向记者介绍说,当时,他和浉河区茶办的研究人员几乎跑遍了信阳茶产区的大小个山头,对每个山头的茶叶进行分类研究,并将研究成品送给北京**进行鉴定。

今年4月,“信阳红”研制成功。在此后不久举行的信阳**茶文化节上,“信阳红”登台亮相,一炮走红,各地客商举杯啜饮,纷纷叫好叫绝。中国**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刘枫品尝后欣然题词“信阳红,健康之宝,致富之源”。

“信阳毛尖在全国是**名茶之一,信阳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使得做出的‘信阳红’口感特别好。”信阳红研发基地制茶师刘名友对记者说,“信阳红”具有“金毫显露、条索紧细、甜醇回甘、汤色红浓”等特点,其品质甚至超过了红茶发源地福建的红茶。

收益可观:茶农得实惠

8月3日,在位于浉河区董家河乡的信阳市信阳红茶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前来出售秋茶鲜叶的茶农排起了长龙,过秤、分装,工作人员忙的不可开交。当地茶农李秀娥告诉记者,往年秋茶很少采摘,出售的也便宜,每斤只卖2-3元,今年涨到了9-15元,而且需求量很大。

今年4月份,信阳市信阳红茶业有限公司成立,由**茶艺师郑亦生任总经理。据郑亦生介绍,该公司一天可收购鲜叶2000多斤,高峰时达到4000多斤。目前,公司每天可产干茶2000多斤,需消耗鲜叶1万多斤,其鲜叶采摘量远远不够加工生产。

据了解,在不影响茶树生长的前提下,一般茶园夏秋两季可采摘鲜叶3茬,每茬每亩约产鲜叶120斤左右,即每亩茶园夏秋两季可产鲜叶360斤。“目前浉河区茶园开采面积已近30万亩,就是说,全区夏秋茶若全部被采摘,鲜叶总产量可达5.4万吨。按照正常比例,全区红茶产量理论上可达到1200万斤。如果按目前市场中档价格每斤200元计算,浉河区红茶总产值将逾24亿元。”浉河区区长邵春杰认为,发展红茶是一场全新的革命,做大做强红茶产业将彻底改变夏秋茶资源严重浪费现实,给茶农带来的福祉不可限量。

采访中,信阳市浉河区茶办主任张广成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秋茶、夏茶几乎全丢掉,没人有采,*开始时才七角一斤,去年是2元,*多3元,现在今年涨到了10元以上,其中,独芽可以卖到30元一斤,茶农与信阳毛尖相比翻了几番。

“而且‘信阳红’的生产,还会源源不断地为农民增加就业岗位。发展信阳红茶,真正得实惠的还是百万茶农。”张广成说,他们正在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引导茶农从事红茶生产,力争使茶叶亩产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三分之一以上,为茶农增加收入5亿元左右。

“我们计划用3年时间,总投资1.5亿元,将信阳红茶业有限公司打造成产销一条龙,信阳级别*高的红茶龙头企业。”郑亦生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正筹划在郑州、上海等地开办门面店,完善信阳红茶销售网络,开拓信阳红茶销售市场。

突破瓶颈:观念需转变

“信阳红”红茶,刚一面世,就得到**和消费者的青睐,产品供不应求,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让信阳官员和当地茶商惊醒不已。然而,传统观念的束缚却成为信阳红茶的发展的障碍。

上等优质原料是炒制名茶的基础。信阳茶区属高纬度茶区,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常年云雾弥漫,茶芽肥壮柔嫩。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使得这里生产出来的茶叶,内含有效物质丰富,香高味浓。

“原产地的先天生态优势,为生产信阳红茶提供了可靠的质量保证。然而,信阳多为有性系茶园,纯度不高,这对信阳红茶的加工形成了制约。”郑亦生认为,无性系品种产量高,品质优,芽叶持嫩性强,便于采摘加工。提高信阳红的质量,需要引导茶农改造有性系茶园,大力发展无性系茶园。

记者调查中发现,虽然夏秋的采摘能给当地茶农带来了可观收入,但当地茶农对于夏、秋茶的采摘积极性并不高。浉河港乡的一位茶农不无担忧的告诉记者,“这样无节制的采茶,会不会导致明年春茶大幅减产?”

“持此种观点的并非少数。”郑亦生认为,“这是茶农对茶叶采摘的误解。”郑亦生分析说,信阳毛尖一般只是采摘春茶制成,夏茶和秋茶由于口味苦涩,卖不上价钱,一般很少采摘。一些茶农认为,夏、秋茶的采摘会对茶树造成破坏,影响来年春茶的产量和质量。信阳红则不同,它比信阳毛尖多了一道发酵的过程,夏、秋茶都可以利用。与坦羊工夫茶相比,采用同样工艺,用信阳茶制作的红茶口感更好。

“不仅如此,夏、秋茶的采摘还会使春茶越长越茂盛。”郑亦生说,“目前,亟需由政府出面,加大对信阳红的宣传,促使茶农更新观念。”

**呼吁:成立“信阳红集团”

“信阳红”的成功研制,也给信阳茶企带来了机遇。据了解,目前,信阳市浉河区、商城县等6个县、区已有10多家企业生产红茶,到今年年底,预计产量可达100万公斤。

“这对信阳红的发展来说,是个好消息,但也潜伏着危机。”欧阳道坤认为,目前信阳红茶生产缺乏统一的标准,加工工艺也是各式各样。如此下去,很可能会重复信阳毛尖的老路,形成茶企林立、品牌繁多、集中度低、各自为战,质量千差万别,价格悬殊的局面。

“与信阳毛尖相比,信阳红没有历史文化的积淀,这是弱势,同时也是优势。”欧阳道坤说,缺乏积淀的信阳红,不存在发展的负担,更便于统一标准,在品牌运营、传播和市场营销中上高起点出击,从而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欧阳道坤建议,发展信阳红茶可以借鉴“川红”经验,由政府出面成立一个“信阳红集团”,对信阳红的生产加工、品牌运营、市场营销进行统一化运作。

另外,欧阳道坤呼吁:要针对信阳这个北方茶区的茶资源的特点,改良红茶的制作工艺,以更好的彰显信阳茶的内质丰厚的独有特色,打好信阳红的品质牌。

据记者了解,目前,信阳市浉河区已经出台了《信阳红茶质量标准》和《信阳红商标管理办法》,并先后对8个产茶乡镇进行逐乡(镇)、逐村、逐户宣传培训,**信阳红生产工艺,加大对“信阳红”品牌的保护力度。“大力推进信阳红茶开发生产,让‘信阳红’源于浉河区,红遍全国,使浉河茶红绿争艳、比翼齐飞。”浉河区区委书记霍勇说。

“信阳红”的开发生产是信阳茶产业发展历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是茶叶生产领域中的一次重大科技创新。”欧阳道坤说,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能够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将极大地推动信阳茶产业的更大发展。

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立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信阳红”品种的开发,不仅解决了信阳毛尖产量小,加工链条短的问题,还让信阳从茶农到政府接受了一次观念的洗礼。

信阳市委书记王铁表示,今年10月份,信阳将举行大规模的营销推介活动,率先在北京、郑州等地掀起“信阳红”风暴,打响“信阳红”品牌。相信信阳人会有更多的创新,而河南茶叶产业的发展,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境界。

 

标签: 绿茶变红茶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