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游戏时让孩子有规则

2014-07-15来源 : 互联网

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在与孩子玩游戏时常常面对这样的抉择:让还是不让?让吧,会破坏游戏的规则,不让又容易挫伤孩子的积极性?那么,究竟怎样做才是*恰当的做法呢?

调查:多数家长会让孩子

“玩游戏时,你会让着孩子吗?”日前,记者就这一问题采访了我省各地的几位家长,发现大多数家长在玩游戏时都会让着孩子;只有少数家长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让孩子。

“当然会让着孩子了,孩子毕竟还小,没必要和孩子较真儿。”石家庄市的徐女士对记者说,她的女儿今年5岁,在上幼儿园,平时在家里她爱和女儿玩算数、跳绳等游戏,她总是让着孩子。“和孩子玩游戏,你不让着点儿行吗?关键是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和兴趣,如果不让着点女儿,她玩的时候总输,那就不会再和你玩了。”

唐山市王先生的答案和徐女士一样,他在和孩子玩游戏时也会让着孩子。王先生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二年级,平时喜欢玩乒乓球,周末只要有空都会陪孩子玩儿。“能不让着孩子吗?不让他,一会儿他就急了。适当让几个球,让孩子赢几盘,大人小孩都高兴。”

不过,也有少数家长表示,自己玩游戏时不会让着孩子。“基本上,女儿从小到大和我下象棋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让过她。总是她输,不过输了后,我总会给她讲道理,让她知道这就是游戏规则,而且会告诉女儿她为什么会输。”石家庄市的李先生说,他自己很喜欢下象棋,平时也教女儿下,不过他从来没有故意输给女儿。女儿输了之后,在他的开导下,不仅没有对象棋失去信心,反而兴趣更浓厚了。

-分析:让与不让各有利弊

在和孩子玩游戏时,是让好还是不让好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让和不让都有各自的利弊。让孩子,可以满足孩子的求胜心,尤其是孩子在新学一样东西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在尝“甜头”的过程中,增强信心与兴趣;但是让的另一面,就是孩子会忽略或者破坏游戏中的规则,用“自我中心”的方式来对待规则。有的孩子在与别的小朋友下棋时,如果走错了一步想重走,那么十有八九说明这个孩子在玩游戏时常有被让的经验;而这样的孩子是不受其他小朋友欢迎的。

同样,不让孩子也有两重性:其一,能帮助孩子确立规则意识,强调规则的强制性,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懂得放下“自己”,尊重规则、尊重他人的平等权利;其二,父母毕竟是大人,在思维方式、技巧经验上都可能胜过孩子,所以孩子很可能经常处于“输”的状态,如果不及时加以调整,很可能打击了孩子对新事物的兴趣以及孩子的自信心,这样难免使孩子对该游戏或活动产生逃避。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那么,父母在和孩子玩游戏时究竟该怎么做才是*恰当、合理的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省教科所刘风华老师。刘老师说,与孩子玩游戏时让与不让,体现了不同家长的养育风格。从调查来看,大多数家长倾向“关系导向”,也就是更看中游戏中的亲子关系,更希望游戏让孩子获得快乐和知识,让孩子玩得尽兴。而也有少数家长更倾向“规则导向”,也就是在与孩子玩的时候更重视玩的规则,强调孩子对规则的遵循,希望通过游戏让孩子懂得规则,学会某些技能。“不同的养育风格,对孩子肯定有着不一样的影响。现实生活中,关系导向和规则导向的父母*好能互相学习一下,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

接着,刘老师为广大家长提出了几点建议:

**,游戏有竞技性和非竞技性之分。在和孩子玩竞技性游戏的时候,要相信孩子的坚强,尽可能地坚持规则;如果怕打击孩子的兴趣与自信,可以事先约定“让”的规则或者给以事先的“优惠条件”,而一旦游戏开始了则要学会“坚持原则”。在与孩子玩非竞技性游戏的时候,多给孩子一些空间。

第二,在引导孩子“规则意识”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孩子的年龄阶段来选择方法与情境。5岁之前的孩子,不太能理解游戏的规则,因此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玩游戏时,要注意说话的方式与语言行为,以免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和积极性;5岁以后是孩子学习规则的重要阶段,这时就不能再“随便”了,否则就等于害了孩子,因为没有规则的人根本无法融入到群体中。

第三,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则”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在竞技性游戏或者比赛里;在处理与孩子的冲突或者孩子与同伴的冲突时,也要注意“讲规则”,而不是简单的“让一让”。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