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大学生老板”:在竞争中历练了智慧

2014-07-04来源 : 互联网

大四学生两度开公司

从打工到当**,陈煜用了三年时间。

4月19日,记者走进雄楚大街尚文创业城,见到了学生**陈煜。他身材微胖,戴一幅眼镜,还是一副学生相,书生气十足。在他公司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近20名年轻人正埋头敲击键盘。陈煜坐在另一间办公室的**椅上,向记者讲述他的经历。

2003年秋,陈煜从咸宁市通山县考入武汉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因为家境贫困,他开始做、写贴海报等零碎工作,*点小*。“当时主要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一下现状,也为家里减轻负担,增加点社会阅历。”陈煜说。

2004 年4月,他从报纸上获得一个信息:温州一家商贸公司欲在武汉开分公司,并招募加盟商。陈煜经分析,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他主动与对方联系,强烈推销自己。但对方得知陈煜竟是一个19岁的“娃娃”后,根本不予理睬。陈煜没有放弃,他隔三五天打一次电话,不停推介自己**武汉市场的策划方案。三个月后,这家商贸公司一名姓梅的经理同意来汉面谈。

此时正值暑假,梅经理来汉后约见陈煜。陈煜详细陈述了自己的策划方案,他答应让陈煜“先试试再说”。陈煜大喜过望,立即招募了40多名业务员,四处奔波联系。仅仅两个月,他就招纳了400多位加盟商。这个漂亮的开头,将陈煜推上该公司武汉分公司总经理的位置。但他很快也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喜欢这个工作,于是辞去了职务。

这次成功的经历,让陈煜信心十足。此时,两个朋友鼓动他参与开办一家传播公司,踌躇满志的陈煜想都没想,便出*入股,与朋友合伙注册了公司。但随后的困难让他始料不及,“我们当时想承担演出等活动,然后在**,但却发现根本没那个实力。*后连能做什么都不知道了。”短短一个月,三个投资人都对前景失去信心,公司很快夭折。

这一盆凉水泼下来,陈煜冷静了。他明白,没有足够的资金和社会经验,*好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发挥技术竞争优势,不能太盲目,否则很难成功。他再次埋*书海,开始钻研开发网站和企业策划。

2005 年4月,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陈煜认识了一名刘姓**。当时刘**有从事网络祭祀项目的设想。这个设想与结合紧密,与陈煜所学的专业密切相关,陈煜当即喜出望外。“很多家族有修家谱的传统,如果我开发出一种软件,将家谱上网,点击可查,不是更方便吗?”陈煜对自己的想法欣喜若狂,赶紧与刘**谈了自己的想法。“这是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寻根文化,通过网络传播、传承这种文化。”刘**听到他的设想后,也很感兴趣,他支持陈煜继续思考,待时机成熟后,合作开发。

去年6月,陈煜着手建立“中华连根文化工程网站”,以实现开发网络族谱的设想。几名远在广东某公司从事软件开发的技术人员闻讯,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毅然放弃高薪,来到武汉参与研发。

当月,陈煜在武汉理工大旁租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房子。七个人、八台电脑、两个铁架子床,组成了他们的工作间。网络族谱系统的研发不声不响地开展起来。

经过数月的日夜奋战,“网络族谱系统”于2006年底取得突破性进展。陈煜随后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届中华大族谱文化国际交流(协作)会议。“网络族谱系统”在会上*次亮相,即引起了许多海外华侨极大的关注,他们都认为,这套自主研发的系统符合中国文化特点,能真正实现族谱的网络化。

此时,一直支持这个项目的刘**与陈煜正式合作,刘**出资、陈煜出技术,中根源数字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公司的日常管理主要由陈煜负责。懂技术的他带领一帮人,继续从事软件研发。目前,他已推出及即将推出大量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华人寻根门户网站、专业谱志编撰软件等。

“我们正与北京一家公司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将现有的业务做大做强。”谈及下一步的设想,陈煜信心满怀。

一个失败者的领悟

“一阵轰轰烈烈过后,我辛苦打造起来的创业团队分崩离析。”今年7月即将毕业的李垚对记者谈起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他说,自己是一个在校的失败者。

受做生意的父亲影响,李垚对**有一种“天然的热情”。2004年秋,他从家乡辽宁朝阳市考进武汉科技大学外语外事学院。入校才两个月,他就四处找工作。后来,他又萌生了的念头。

2005年春,李垚便邀约几个同学,借助学校的支持,成立了“CEO协会”,“我想充分利用这个组织,实现自己的**梦。”谈及当初,李垚说自己信心十足。

协会成立之初,李垚考察了许多项目,*后选择了旅游活动的校园代理。当时,想旅游的学生很多,而校园几乎没有代理,李垚看中的正是这个空白,他的设想是,组织想外出旅游的学生,再将人转包给旅行社,从中*取差价。

李垚选中了与一家大型旅游公司合作,但双方商议价格时并不顺利。深受学生们欢迎的是武汉周边景点一日游,但这家旅游公司的各个代理点并不愿意降价,都给出统一价“每人70元”不松口。李垚和同伴们花了几天时间,跑遍武昌和汉口,和各代理点的负责人讨价还价,磨破了嘴皮,终于与一个代理点商定每人68元。

接下来的难题是客源,李垚与各班班长接触,揽下了许多班级的春游和秋游。他还利用各地老乡会组织,承包了他们组织的各种出游活动。短短的几个月,李垚接下了大量的业务,生意十分火爆。协会的成员一下发展到20余人,李垚也被大伙称作“李总”。

“单纯做旅游代理,业务太单一。”李垚说。为了将生意做大,他开始涉足服装、电子等产品代理。让他*津津乐道的是2005年春季的一次服装销售,他与一家服装公司合作,以低价接手一批某品牌换季衣服,然后带上一帮人到湖北大学销售,结果一天吆喝下来,销售额达一万余元。除去成本,净*数千元,一帮人为此乐开了花。此后李垚的团队吸引力越来越大,成员超过百人。2005年秋,协会财务总收入近10万元。

然而,团队大了,内部问题也随之多起来了。李在总结失败教训时说,问题出在管理上。

对于协会的管理,他参照企业模式,将所有人分成六大部门:行政部、市场部、人事部、信息部、网络部、服务部。每个部门的几个主要负责人按职位高低发工资,同一级别拿同样工资。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有的部门清闲,有的部门则很累;有人想做管理,有人则想直接从事业务;老会员自恃有功,不愿多做事,却争揽“肥差”部门;新会员做事多,部门和待遇却相对较差。时间长了,新老会员间产生了矛盾,去年冬,内部不满情绪终于爆发,一场激烈的争吵过后,协会分崩离析。

“这次的失败,我终生难忘,它也是我人生经历中的宝贵**。”如今,李垚又拉起了一支队伍,在从事中的物流生意。

靠信誉空手玩转500万

朱巍是湖北经济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大三学生;杨经炜是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今年7月将毕业。两人都是广水人,从小在一块长大。因家庭条件较好,他们自幼就与电脑打交道。

2005年,朱巍与杨经炜在武昌广埠屯电脑城打工时,碰巧又在一起从事电脑组装。相处中,两人有了想法。打工期间,两人熟悉了电脑市场行情,也掌握了许多客户资源。电脑城的一个重要消费群体是,两人很清楚学生们的需求:主要看质量、价格和售后服务。

后来,朱巍做起了校园代理。他的做法是,帮要买电脑的同学设计符合其需要的电脑配置,再联系电脑城商家装机、送货,*取其中的差价。只要有时间,他就到处串门,尽*大可能去发现潜在的客户。谁电脑出了故障,他也主动上门。慢慢地,不少同学买电脑都找他。

2006 年暑假,他们决定合伙在电脑城里开公司,自己。朱巍将自己的想法写了份商业策划书给父母,父母看后爽快地出资。当年8月16日,他和杨经炜各出15万元,在广埠屯租了门面和仓库,注册成立了武汉炜博电脑科技公司。因朱巍经常上课不能常呆公司,经营的重担主要落在即将毕业的杨经炜身上。朱巍平时负责在学校发展客户资源。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开店,主要是想赶上9月份的销售旺季。二人分析说,电脑城的销售群体80%是学生,每年春季和秋季开学是*繁忙的时期。

“刚开始做**,心里有股子兴奋劲儿,我和杨经炜经常高兴得睡不着觉。”朱巍说。

9 月销售旺季到来,涉世不深的两名准备大*一把。这天,一个高中同学找来了,说准备在虎泉开一家网吧,已在装修,想提前订购150台电脑。开业才几天,接到如此大的一笔生意,两人自然十分高兴,当即向供货商交了近10万元押金,订购了70余万元的货。但不久,这名同学却说经营许可证无法办下来,网吧不能开了。两人如闻晴天霹雳,一下子损失好几万元,该怎么办?

生意刚起步就遭到致命一击,朱巍和杨经炜难以承受,整天商议如何收拾残局。“说句实话,我当时连跳楼都想到了。”杨经炜笑着说。他找到供货商,多次哀求,*终得到供货商的同情,对方同意退回大部分货物,一场危机得以化解。

吃一堑长一智。有了这次经历后,杨经炜和朱巍遇事总会格外小心。不久,杨经炜和朱巍再次体会到了生意场上的风险。一次,电脑城某大供货商向所有的经营户放话说,有一批显示器,可以较低价格出售,这种显示器不久将会涨价。许多经营户信以为真,纷纷从供货商那里购进。见杨经炜没有行动,对方来人鼓动,但杨经炜与朱巍商量后认为,现在市场行情变化莫测,要是价格降了就“掉得大”,决定再等等看。果然,几天后,这款显示器大幅降价,所有购进的经营户都亏本。两人庆幸这一次没有冲动。

第一个月,公司亏了3000余元。但两人信心很足,“刚开始能有这个结果已经不容易了。”为了扭亏为盈,他们决定根据学生的偏好确定发展战略。在价格上薄利多销,将部分机型以零利润卖给客户;对部分顾客送货上门;承诺顾客持任何商家配置单到公司装机,价格一律低10 元以上。为了方便处理故障,朱巍还一批技术人员,在各个高校内免费上门为学生服务。第二个月,他们净*3000余元。

度过初期的难关,公司渐入佳境。如今,两人在家乡开设代理店,“开学这里是旺季,家乡则是淡季;放假了则刚好相反。”杨经炜分析说。此外,他们将业务拓展开来,与人合资开网吧、为企业配置电脑,月销售量一个月比一个月好。

“现在每个月的生意涉及的金额超过500万元。”杨经炜伸出五个指头,兴奋地向记者算着账,“我们哪来那么多*?都是供货商免费先供货,我们不用出一分*,可以玩转500万。”两人介绍,所有的一切也都归功于他们在供货商那里建立起的良好信誉。

去年9月份起,他们每个星期一就主动付款给供货商,这种积极态度,让各供货商刮目相看。时间一长,两人的名字在电脑城里也成了“品牌”,大家都愿意赊货给他们,如此待遇,可不是谁都能够享受的。谈起这些,两人喜形于色。记者采访期间,果然有不少供货商主动送些配件,想请他们代销。

“到明年初,我们每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轿车。”两个“学生**”踌躇满志。

业内提醒:学会规避风险

在采访中,记者从一些高校了解到,许多学校周边的商店、报亭、餐馆等,都是所开;在一些二级学院,学生早已蔚然成风。曾经也在校创过业、现任武汉网负责人的刘开武说,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当代生活在市场经济中,思想也越来越活跃,创业欲望越来越强,队伍也越来越庞大,这是一个趋势。

学生创业****在增长,各高校对此基本都持支持态度。武汉理工大学校团委副书记孟芳兵说,目前,各大高校几乎都设有学生创业指导中心,为那些热衷于创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支持。湖北经济学院宣传部长张治武说,毕竟社会在进步,学生*终要进入社会,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涉足其他领域,对学生也是一种锻炼;当然,要对学生加以引导,避免盲目投资带来的风险。他甚至建议,学校应该将之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到考核体系。

不过,业内人士也对在校学生大军表示了忧虑。刘开武说,总体来看,在校创业大多数是从事代理等服务性项目,做产品等实体项目的不多,而且因为缺少社会经验和资金,从事实体的大多是昙花一现,*终成功者并不多。因此,他建议,*先要学会规避风险。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