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科研新成果用检测仪几秒就能测出癌症

2014-05-22来源 : 互联网

日前,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作为重庆市科技创新的*高荣誉,科技奖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奖和科技进步奖,这次共有175项成果受到了表彰。它们也代表了2012年度重庆市科技创新的*高水平。

日前,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作为重庆市科技创新的*高荣誉,科技奖包括自然科学奖、技术**奖和科技进步奖,这次共有175项成果受到了表彰。它们也代表了2012年度重庆市科技创新的*高水平。科技改变生活!这些科研成果,即将或者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它们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有了癌症迹象,它数秒钟就能告诉你

癌症,也就是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了严重危害人类社会健康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和高医药费用等“三高”特点。而目前,早期发现和及时*疗是提高肿瘤**的*有效手段,但是常常等发现身上痛、有症状再去检查时,已经到了晚期。此次获得重庆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重要肿瘤标志物蛋白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研究”,未来或许就能让您**时间发现是否有患癌症的倾向。

这个研究项目是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袁若带领他的团队进行的。袁教授解释,所谓电化学免疫生物传感器是将免疫识别与高灵敏的传感技术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生物传感器。

袁教授告诉我们,目前确诊癌症的可靠方法是组织切片病理学检查,但是这种方法就是直接获取活体组织进行检验。“比如疑似胃癌,那么就取部分胃组织来化验。”袁教授说,这种方法创伤大令患者痛苦,而检测时间也比较长,一般需要一两天。

而袁教授他们研制的检测仪,数秒钟就能检测出体液中癌症标志物的含量。“实际上,很多人在有症状后,一去检查就被确诊晚期。”袁教授表示,通过这种快速的检测仪,一旦发现癌症标志物的数值异常,在还没有症状的前期或者癌症还未发生时,就能提前引起市民的重视,做出应对措施。

同时,袁教授还提出,这种感应器是可以反复使用的,所以检查的费用可以比目前的检查费用降低几倍到十倍,市民可以定期做检查。目前,感应器已经研发成功,他们已经申请进入临床试验,如果速度快,未来两三年,这种快速的癌症检测仪或许就能和市民见面,它可以用于肝癌、乳腺癌、直肠癌等恶性肿瘤的标志物的快速检测。

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桥梁将变得“会哭、会笑”

由于交通量的不断增加、桥梁建设质量问题、超载超限的破坏作用、自然灾害以及桥梁本身的自然老化和承载力衰减等因素,导致国内外桥梁垮塌事故频频发生,桥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此次自然科学二等奖的“型桥梁智能化监测及控制理论研究”,就是重庆交通大学对桥梁进行智能化监控。

这项研究综合了电子、通讯、信息及控制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围绕桥梁长期监测所涉及的数据采集硬件装置、测点优化部署、结构安全性分析和控制全体系内容,研发了系列桥梁监测高感度、高精度传感装置等,实现桥梁结构的自动化监测、智能化控制,达到科学、高效决策桥梁管理养护的目的。

“这个系统可以用于桥梁检测、长期监测、‘病变’和修复。”负责这个项目的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建庭给我们打个了形象的比喻,以前的桥梁是没有生命的,而现在通过这个系统,我们把桥梁变得会哭、会笑、会生气……

周教授表示,依托这个项目,在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区监测、诊断、*理桥梁100余座,产生了数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显著的社会效益。周教授预测,在未来3~5年内,这套系统就能实现桥梁的基本覆盖。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未来5~10年,有望机器人做胃肠癌手术

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余佩武教授研究团队承担的“腹腔镜胃癌手术新技术临床与基础研究”项目,获得2012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余佩武告诉我们,现在不仅可以采用成熟的腹腔镜手术,未来5~10年,还有望普及机器人做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能超过50%。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二位。传统开腹胃癌手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腹腔镜胃癌手术新技术临床和基础研究项目从2004年1月开始研究,创建了腹腔镜胃癌手术系列新技术。“目前已经完成腹腔镜手术1500余例,是全球单完成数量*多的单中心。其中中晚期胃癌手术就做了160余例,5年生存率达到50%以上。”西南医院普通外科主任余佩武说,传统开腹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达到11%左右,而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只有6%,几乎比传统手术低一半,可有效节约医疗费用。

不仅如此,在2010年,西南医院引进美国“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腹腔镜技术在胃癌手术中,呈现的是2D图像,放大倍数在3到5倍,而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3D成像,放大倍数可达到10到15倍,而放大倍数越多,越大,看到的淋巴结越多,手术就更彻底。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目前只能从美国进口,造价高昂,手术费用比腹腔镜手术还要贵上二三万元。而目前他们也正在进行该项技术的研究,预计5~10年之后能全面实现国产化,机器人手术系统或将全面推广。

你能吃到水果味的玉米了

由市农科院研发的“特用玉米优良自交系S181创制与应用项目”获得了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是由市农科院承担的,他们创新育成特用玉米优良自交系S181,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和省级审定品种12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7项。

目前,他们正在培育像紫薯一般大小方的小个玉米、水果香味玉米、还有“情人糯玉米”。市农科院院长唐洪军解释,所谓“情人糯玉米”就是一个玉米秆上只结两个玉米,其大小、形态都一模一样。

我们从市农科院了解到,目前,这些玉米都已经培育出来了,有的已经能吃到,而“情人糯玉米”即将出售,售价比普通玉米每斤贵三成,不久就能上市了。

明年,轻轨3号线加两节车厢

由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进行的“跨座式单轨交通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获得了2012年度科技进步一等奖。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仲建华告诉我们,2005年,我市**条轻轨——2号线投入运营时,跨座式单轨的核心技术在国内还是空白,轨道2号线大部分采用的都是日本技术。到如今,单轨列车整车和主要系统及总成部件已成功实现自主开发,车辆国产化率达95%。

同时,跨座式轨道交通国产产品和进口产品相比,少了汇率的差价,也就是说,如果进口需要10000美元的产品,自主研发后只需要10000元人民币。通过国产化生产,为单轨交通建设在车辆方面节约了20%以上的费用。

除了满足自己的需求,仲建华告诉我们,国外大市场才是重庆轨道的目标。目前已参与到国外两个城市的单轨交通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对于市民所关心的三号线拥挤问题,仲建华表示,目前正在研制8辆车组列车,预计明年能正式投用,届时3号线的运力将提升1/3。

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一块芯片

就能检测五种病菌

“食源性致病菌的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及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应用”此次获得了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是由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研发的。

我们了解到,肉类食品的检验常见食源性病原包括沙门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5种微生物。目前,对于这五种病菌的检验还是传统的培养皿培养。

“也就是说,这五种食源性致病菌需要一种一种地培养。”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肖进文告诉我们,这种常规的检验方法一般要耗时5~7天,但是他们通过对这五种致病菌基因保守区序列进行分析后,根据扩增片段设计特异性探针并制作基因芯片,建立了基因芯片高通量检测方法。

“现在可以通过一个载玻片大小的芯片,同时完成5种常见致病菌的同步检测。”肖进文说,检测可以2天以内完成,大大缩短了检验周期。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