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川大溪河惊现清代宝藏

2014-04-27来源 : 互联网

重庆南川大溪河惊现清代宝藏?是的!“大溪河水位下降,我们又可以看到两处清代宝藏了!”昨日,网友“零零散散”在微博上说,大溪河在南川区骑龙乡,有两处清代宝藏,每年只有进入枯水期才有可能显露真容。

宝藏分别是刻在悬崖峭壁上的“夏氏世纪”,这是一则当地夏氏族人的墓志铭,刻于咸丰三年,距今已有161年历史;另一处则是让南川人引以为傲的正阳桥,这是一座3孔石拱桥,建成于光绪二年,距今有138年历史。

当地人说,在离“夏氏世纪”3公里的文峰乡有一处建于清朝的正阳桥。和“夏氏世纪”一样,由于鱼跳电站的修建,导致正阳桥多数时间都淹没在水下数米,只有当枯水期到来时,才能一睹真容。正阳桥坐落在峰岩乡正阳村合口河,峰岩乡、**乡、骑龙乡的交汇之地。

“此地历来为涪陵、南川边界交通要道。正阳桥始建于清同*九年,光绪二年竣工,至今已有一百四十年多历史。”骑龙乡宣传委员罗应龙介绍,正阳桥现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记载,该桥**由民间捐资兴建,桥高12.5米,桥宽7.2米,桥长81.5米,是南川境内集长、宽、高之*的石拱大桥。

正阳桥中间有一块一人高的石碑,刻有“正阳桥”三个楷书大字。靠上游的石栏板上,有一约2米高的镂空石刻龙*,龙尾则在靠下游一面的石栏板。在桥的两端,各有一对保存完整的石狮。左岸岩壁上刻有玄真道人*文炳的题诗:“正阳桥上搓牙石,合口河边蛟龙哧。千秋万岁卧长虹,水碧山青风月白。”

“要感谢南川人陈永恩,他不仅向周遭乡民发起众筹,作为一名**的石匠,也主持了桥梁的设计。”重庆知名古桥爱好者陈越强说,1870年,陈永恩变卖田产垫资倡导当地人修桥,正阳桥终于在1876年竣工。

陈越强说,当地村民对正阳桥十分钟爱,每当水位降下来,村民就会打电话给重庆古桥爱好者,让他们前来参观、拍照。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林必忠表示,在石头长时间被河水浸泡后再遭阳光暴晒,很容易风化,这样的文物值得有关部门重视。南川区文管所相关负责人王涛表示,目前资金缺乏,暂无保护正阳桥的措施**,“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很无奈。”

坐上当地渔人金维良的小船,沿着大溪河谷划行大约3公里后,*大的石刻映入眼帘。这幅石刻约有5米高、5米宽,中间刻有“夏氏世纪”的标题,两边各有对联,字迹清晰,并注有日期“清咸丰三年”,还有长约千字的碑文。而在石刻下方,还有一座一人多高的坟包,墓碑上刻有一些夏氏族人的名字。

金维良告诉记者,在大溪河没建水库前,这里是100多米高的悬崖顶部。“从小到大,当地人都知道这个石刻,但因地理位置太偏,都只能远观。”金维良说,直到水库建成,水位上涨,才能看到它真实的模样,“现在是电站放水发电期,等到蓄水期水再涨高点,整个石刻又会被淹没在江水之下。”

关于这个石刻,当地还流传着“蚂蚁葬人”的美丽传说。传说清代在当地有个夏氏大家族,家族中一位老人**失足坠崖身亡。等家人发现时,老人的尸体已被土壤包裹起来,大家都说是成千上万的蚂蚁搬来泥土将老人埋葬。于是,夏氏族人想办法来到老人身边,筑起一座坟包,将老人就地安葬后离开。此后,夏氏家族更加兴旺,年年都有人考上进士、举人,后来夏氏族人设法在悬崖岩壁上刻下了这段碑文。

那么,在当地还有没有夏氏后代呢?昨日,记者多方联系上**乡一位夏氏后人夏明恒。他说,在**乡以及周围乡镇,姓夏的人至少有1000人以上,只要水位够低露出坟包来,就会有当地夏氏人络绎不绝地前来挂坟,放*炮儿。

三峡博物馆研究部副主任彭学斌在看完记者拍回的石刻相片后表示,碑文表述的是清朝一个夏氏家族的族史,这支夏氏族人是大禹的后代,由“湖广填四川”来到这里。“对**概意思是,大禹保佑这支夏氏族人的四大分支前程似锦。”南川区文物所曾舸分析,将墓碑刻在崖壁上,是为了避免被洪水侵蚀的可能,这也是墓碑能完整保留到今天的原因之一。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