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穷秀才”到秉持正义的“红色大法官”

2012-01-10来源 : 互联网

何叔衡,新民学会创始人之一,曾任该学会执行委员长,1921年与***一起代表湖南参加**一大;1928年赴莫斯科参加**六大;1931年秋进入江西**苏区,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临时**工农检察部人民委员、内务人民委员部代理部长、临时*高法庭主席、工农监察部部长等职。后来在一次突围中壮烈牺牲。他的一生富有**色彩,从旧社会的一名秀才转变为追求光明的革命者,不平凡的经历让他的人生与众不同。

在江西的瑞金革命纪念馆,收藏有一只苏区时期的控告箱。它用木板制成,高不足1尺,宽不过5寸,可以加锁。箱顶开有一个小口,能投入控告材料。

控告箱上布满了文字,其中的一面写着:“苏维埃**机关和经济机关,有违反苏维埃政纲、政策及目前任务,离开工农利益发生贪污、浪费、官僚腐化和消极怠工的现象,苏维埃的公民无论任何人都有权向控告局控告!”

据说,这些文字是一个有名的老革命--何叔衡亲自拟定的。

22岁以前,何叔衡都在偏僻农村从事劳动,在旧式私塾读书;26岁时,他奉父命应秀才考试,并取得秀才功名;37岁之前他都在乡间做私塾先生、小学教员。不过,虽然是读着八股文,说着之乎者也,他的观念和行为在乡里却大胆得出名。

1913年,救国运动风起云涌,当***、蔡和森、向警予这些20岁上下的年轻人踏入湖南**师范学校的大门之时,他们的兄弟学校--湖南第四师范学校迎来了一个特别的新生:他显然不像大多数学生那样年轻、朝气,1876年生人,此时已经37岁,有3个女儿,而且还是一位“前清秀才”。

1914年,第四师范学校并入**师范学校,在那里,他与比自己小17岁的***结为挚友。之后他保持了与***、蔡和森的友谊,参加到他们组织的革命活动中。1918年4月,何叔衡与***、蔡和森等共同发起成立新民学会,致力“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逐步走向革命生涯的高潮。***曾称赞他“叔翁办事,可当大局。”

1920年,何叔衡与***等发起组织俄罗斯研究会,并参加长沙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他出席党的一大,会后,任**湘区委员会委员;1927年马日事变后,他在上海创办地下印刷厂,开展党的地下工作;1928年他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与徐特立、吴玉章、董必武、林伯渠等一起编在特别班;1930年7月回国后,他在上海负责全国互济会工作,营救被捕同志,组织革命者去苏区。

何叔衡在斗争中从一名旧式秀才逐渐转变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他的革命生涯让他的信念进一步坚定,让他的人生进一步升华。

1931年11月,何叔衡来到**革命根据地,先是被选为工农检察部人民委员,后经***提议担任工农检察部部长一职,即“肃贪部长”。1932年2月,****决定组织临时*高法庭,委任何叔衡为*高法庭主席,何叔衡也因此成为红色政权的首任“**官”。同年6月,何叔衡担任内务人民委员部代部长一职。此时,年已56岁的他集检察、内务、司法大权于一身,开创了**苏区法制建设的新局面。

工作中,何叔衡有随身携带的三件宝——布袋子、记事簿和手电筒。布袋子用来放实物和文件,布袋子里“袋中有袋”,中间一个较大的放实物,比如从仓库里抓来的一把霉烂变质的谷子。有一次,他还偷偷地将***穿过的一双补丁加补丁的线袜塞进了袋子里。记事簿则事无巨细,无所不记。他说:“人老了,脑子不管用,记在本子上忘不了。”手电筒主要用来走夜路。何叔衡带着这三件宝开展实地调查工作。回来时,布袋子里面人证物证齐全,记事薄上检察工作、司法工作、内务工作、干部教育情况“一锅端”,条理清楚,杂而不乱。

在何叔衡的提议下,**工农检察部增设了控告局,还在各机关、街道路口设立了一种特制的木头箱--控告箱。控告箱的四面密密麻麻写着何叔衡亲自拟定的说明文字,在控告箱正面写着“控告箱”三个大字,下面落款为“XXX苏维埃**工农检察部控告局制”,在箱盖上写着:“各位工农群众们,一切什么事情都可来这里控告。所写的控告意见书,必须要盖好私章才能作效力,没有盖私章的概作废纸,而且还要用信套密封好,并且要注明送某机关工农检察部控告局长收。”箱的右面写着:“苏维埃**机关和经济机关,有违反苏维埃政纲、政策及目前任务,离开工农利益发生贪污、浪费、官僚腐化和消极怠工的现象,苏维埃的公民无论任何人都有权向控告局控告!”箱子的左侧写着:“控告人向控告局投递控告书,必须署本人的真姓名而且要写明控告人的住址,同时要将被告人的事实叙述清楚。无名的控告书一概不作处理,倘发现挟嫌造谣诬控等,一经查出即送法庭受苏维埃法律的严厉制裁。”这种控告箱在反贪污浪费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何叔衡在担任**官期间,恪尽职守,秉公处事,严厉打击吞没公款、多吃多占、贪污腐化现象,使苏区的干部作风得到整顿,也让苏维埃政权的威望得到了提高。

何叔衡“慎杀”的做法受到了当时左倾思潮主导的**的严厉批评。外表守旧多礼的何叔衡,这次却并未表现得如谦谦君子,他不仅拒绝接受这些批评,而且起身一一反驳这些批评他的年轻人。会议开了几天,但何叔衡始终坚持他的观点:阶级斗争不能代替法制,也不能排除人道主义。1933年底,何叔衡被撤销了一切职务。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何叔衡奉命留在**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经受了严峻的生死考验。1935年2月24日,从江西转移福建途中,在长汀突围战斗时壮烈牺牲。1937年,在延安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6周年大会上,***同志在为牺牲同志默哀的名单中念到何叔衡的名字时,大家莫不为这位在党内被誉为“五老”之一的革命长者的牺牲而深感震惊和悲痛。

何叔衡的人生虽然只有短短的59年,但却穷尽一生追求真理,实践正义。他用自己无悔的行为实践了“我要为苏维埃流尽*后一滴血”的豪迈誓言。

小编结语:从**官到被撤销一些职务,何叔衡的人生遭遇了戏剧性的变化。但是,他始终坚守自己心中的“一杆秤”,那就是为正义而战。他不畏“强权”,矢志不渝,他是当之无愧的“**官”。“铁骨铮铮壮烈死,高风亮节万年青。”这是何叔衡的真实写照。他的一生,闪耀着真理和正义的光辉。他坚定不移的信仰,救国救民的抱负,英勇无畏的精神,赤胆忠心的品德,求真务实的作风足以让他彪炳史册,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