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铁李流诗话莱芜

2011-10-03来源 : 互联网

“从大人以游宦兮,至赢博之故墟。离家去乡徕远客兮,馆孤城之西隅。”只这两句,便引出小段韵事。其人姓牟名愿相,自号铁李,本系东海栖霞县名士,乾隆末叶,他在跟随父亲牟绥(曾代任莱芜县教谕)流寓莱芜的六载间,遗有诗、文数十篇,计十余万宇。虽然物换星移,时过境迁,却不难从那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只要一旦充当读者,便会于吟诵之间,不知不觉得共生出一股对异地的悠悠情思来。

历史情

土生土长的莱芜人,对他们所居住的“诺亚方舟”当然是*熟悉的了。譬如,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属齐国地,有“祝其”和“夹谷”等称谓;秦置赢县;唐贞观元年废之入博城等等,说来莫不滔滔不绝,兴致勃勃的。可是,像牟铁李这样一位“遥遥千里客”,一位当时年不“而立”的儒生,却能在短短的过程中,对这一切知之那么深,爱之那么诚,却是难能可贵的。究其所自,不外乎古邑莱芜特有的历史条件同铁李先生好古性格的结合,从主 客观两方面奠定了异地情和寓莱诗作成功的基础。不是吗?请看他凭着“我欲穷遗碑,径危那复取”的决心,不顾“下马伛偻行,踽步酸人股”之劳累,终于登上“顶耸百仞”的青石关,而又“侧闻周世宗”曾经“憩息在兹土”的时候,不是由衷地发出“遗迹不可知,邈然望终古”的叹息吗?

假如再给他六年时间,其寓莱诗文想必会更丰富多彩。只因他调查过当地人,才写下了“朝阳洞与伏龙洞通气,每两洞出云相连则雨”的文字;只因他研究过该处的历史地理,才咏出了“天围山县小,水激铁城(汉时曾设铁官于此)青”的诗句;若要笔者依牟氏作品的指点,去遐想范公庙、孟游亭的坐落处,去研究什么“阁老方公吏部赵”以及董空壶、程松壶其人,只能是难上加难!哪怕要猜准黑龙潭祠,绿矿洞的存否,也是无能为力的。倒不如从铁李先生的作品中摘录一则,以飨栖、莱两地的有心人来的现实,他写道:

玲珑之山洞幽绝,四围石壁峭且洁。石壁嶙峋散青晖,中有蝺蝺探幽客。有客*行山东隅,乘危履石觅荒途。满目云烟袅踪灭,隔水苍茫问樵夫。樵夫携我过石圮,迄逦曲折沂流水。水源泻出石**,大珠小珠何累累。贮古洞石狰狞,蛇行明灭安敢惊,匍匐十步旋平旷,豁然开朗逢光晶。*石屹立横南北,东西左右受日色。西崖桃李欲作花,东崖老柏霜皮黑。茫茫古迹未可知,两人对坐论安期。少君瓜枣诚不妄,遗核应积兹山坡。洞里幕色连空谷,此时出洞下山麓。回*洞口白云深,归鸟和鸣如丝竹。

山川情

他写道:“龙峡之泉,去莱城十三里,发源甚远,平缓而向北流,束于峡,乃一聚焉。” 看那上峡之水“从南方来,曲折湍流而下,势泠泠如鸣环佩。其北有大石,如卧群牛”;而自大石下视,则为下峡,那里“石益峻,壁益高,柏树生壁上者益多。水自上峡下,轰然如雷起坑中,人对面语不闻。其东崖石罅中有石如龙形,隐然见鳞甲。西崖有洞大如屋,上水下滴生石钟乳。有泉自石下流出,水寒甚不可以濯。东流数步,合峡泉之水流入于汶”。更有诗云:“苍龙之峡以龙名,龙在石罅不见形,不如悬崖落飞泉,色白如银颗珠圆,雷鸣直下万籁隐,吾徒(同游者有其门人数人)手语口不语。或言日光下射如虹影,惜我此来蔽云烟。”事后,参与游览的张墨宾先生写道:“手语口不语,中有我在。”足见作者描绘之真切,使读者如临其境。

莱邑山水,在他心目中,其印象可说无比深刻。

风物情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物产,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习俗。正是这些不同的物产和习俗构成了彼此不同的地方特色,伴生出乡情故土之类的感情来。一个外籍人,也只有当他接受异地的习俗,才有可能从感情上实现由客及主的转变,把“水非吾水,土非吾土”换作“恨不移家此中居”。从而使其反映异地的作品获得成功。

寓莱三载之际,牟铁李自称从客地感受到一种“郑卫之风”,于是又作采莲、当垆、长干、襄阳、大堤、湖南、西洲、丽人、如意、别离等十支古曲。当我们读到“昨日莲花红,前日莲叶发,采莲莫待秋,秋风会吹杀”、“手攀梅树枝,折得花开处,郎爱西洲种,都与郎将去”的句子时,怎能不赞叹作者艺术上的成就和他热爱异地情感的升华呢?因莲花、梅枝之属,原本也是莱芜的特产啊!

铁李先生的《寓莱诗抄》,每于有意无意中为异地风情留下看似平淡无奇的画幅,诸如清明时节,睡醒乍起听到的“卖饧声”;月夜朦胧之际,随春风传来的“柳枝曲”,莫不成为诗人的素材。连寂寞的野店,喧闹的晚市也无例外地登上了大雅之堂。可谓信手拈来,妙趣横生。其诗云,

八月九月荻花疏,汶河渔者垂纶初。

日斜风静城边市,听卖声声白小鱼。

白小鱼啊白小鱼,看来,你不止是汶河水中的特产,进人筵席也笃定别有风味的了。

人之情

回到故乡八年之后,牟铁李得绝句云:“率尔敲门定有因,自称家住汶河滨,曾为数载赢城客,那得无情对此人。”正是莱芜人,使他在寓莱期间逐渐忘记了当初的飘零,相反,建立起了对莱芜人的真挚的泛爱之情。在其作品中,耕者、樵夫、耆旧、商贩和朋友,甚至包括当时地位不算不低下的妇女,绿林强人,廉明的官吏,都无不得到他的注意。

清官,历来受到人民颂扬。巧就巧在牟铁李寓莱期间,四川涪州人陈鹏飞“一去而复来”,“三仕而后已”,为莱芜百姓做了不少好事。特别在“莱芜连年饥且馑”的时候,他“调委赈济多劳助”,“余米煮弱靡朝夕,复为上告开仓储",真可上追范、韩二令,“名与矿山俱”。

强盗,历来是受社会贬斥的。面对“莱芜山谷阻且险,群盗出没乎其区”的现实,牟铁李一方面表示深沉的忧虑,但对其中一些人,破天荒地寄予了同情和怜悯。他写道:“草根食尽掘不得,木皮剥落皆摧枯。命悬一丝饿欲死,安能隐忍存廉隅。亦知劫夺计非良,得食且复延斯须。”大有杜子美之叹。

是故,当丙午夏四月雨过天晴之后,这位异地儒生因“是日关生死?”而“逢人间浅深”。又戊申四月廿三日,他欢呼“四月初逢雨,三农始插种”.在“群言播种晚”的当儿,作“且莫弃簸糠”的劝诫。有趣的是,庚戌之春,称莱芜依旧“旱气如飞烟”,当是时也、全县官民祈雨于黑龙潭,果然“有苍龙见于汶河,鳞甲须爪毕露”。且“去地咫尺,观者万人”。据张墨宾手记,知是日祈雨祭文出自铁李先生手。且赞之白:“哺后龙见。何必方士禹步乃能致雨耶!”龙真与否未可信,但莱人同客人休戚与共之情却跃然纸上。

小编结语:一个人的诗句难道真的有如此大的魔力?小编不信,但是在细细品味之后,发现果真如此。诗的好表现在让读诗的人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多诗**次读起来也许感觉不到,但是只要慢慢读,细细品味,就能明白其中的故事。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