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年少时为什么不喜欢被叫少帅?

2011-08-31来源 : 互联网

张学良20岁升为少将,也就是从此时起,开始有人称其为少帅。但张学良却很讨厌别人称他为少帅,对此,小编来解析一下原因。

北洋军阀的军衔分为三等九级,**军衔只有少将、中将、上将,没有帅这一级别。纵观整个北洋时代,被授予上将的总共65人,没有一人被**正式授予过元帅。但为什么我们经常在小说、影视作品中看到称呼某地军阀为大帅呢?

这是沿用前清的叫法。清朝一般将掌管两省或者多省军政大权的总督叫大帅。**初年,各地军阀蜂拥而起,这些军阀军事、民政两手抓,类似清朝的总督,人们于是沿用前清的叫法,把他们称作大帅。姓张就叫张大帅,姓吴就叫吴大帅。

除了姓氏外,还有一些别的叫法。比如张作霖被称为雨帅、张景惠叫辅帅、阎锡山叫阎百帅。这是因为张作霖字雨亭,张景惠字辅臣,阎锡山字百川,人们取他们的字,加上帅来称呼。此外也有不以字来取名的,比如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就叫孙联帅。这些雨帅、联帅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叫的,张作霖和孙传芳因为辈分相同可以互称联帅、雨帅,但下属却是万万不可的,只能以大帅或者职务相称。张宗昌称呼张作霖就是一口一个大帅。

如果是敌方怎么称呼呢?一般以某一个人的缺点或者不好的一面来称呼。*有名的还是张作霖,张作霖一般被人叫做胡帅。“胡”字寓意土匪的意思,暗讽张作霖曾当过胡子。在历史上还有一个臭名远扬的“辫帅”——张勋。张勋曾经带兵进京搞了十多天的复辟活动,他的部队全都留着长长的辫子,以表示效忠清王朝。所以他的部队被人鄙称为辫子军,这个辫子军的老大自然被称为辫帅。

军阀叫大帅,大帅的儿子自然就叫少帅了。当时大帅多如牛毛,这些大帅又大多妻妾成群,少帅恐怕是比牛毛还多了。

在当时,少帅不是一个美称,尤其是对成年人,少帅的含义与衙内差不多。被称为少帅,总有庇荫于父亲,本人没什么本事的意思。张敬尧在湖南做都督的时候,任人唯亲,七大姑八大姨充斥各个官署,于是人们就把这些人叫做姑帅、舅帅、姨帅。他的儿子自然不用说,也叫少帅了。

所以,可想而知,心气高傲的张学良是不喜欢别人称其为少帅的。

1923年,张学良任东北航空处总办。有一次,新来的勤务兵傅德喊他:“少帅,请您接电话。”张学良听见了,却装没听见。事后,别人告诉傅德:“以后,你千万不能称呼他‘少帅’,他*不爱听‘少帅’这两个字。”

当时的人们都是怎么称呼张学良的呢?

张作相、吴俊升等老一辈的人因为辈分的原因,就称呼汉卿,或者职务加汉卿,如**团长汉卿、张总办汉卿等等。

杨宇霆虽然常以张学良的父辈自居,但也仅仅是私下自居,公开场合还得叫**团长汉卿兄。杨宇霆比张学良岁数大,当时的社会习惯,同辈之间在社交和书信中往往相互称兄,以示尊重。但使用这种称呼有个条件,即对方一定得是自己的同辈或比自己辈分稍低一些的,杨宇霆可以称呼张学良为兄,张学良就不能称呼杨宇霆为兄了,只能称职务,或者字伶葛。这在旧中国是丝毫也不能乱的。

至于张学良的小名“小六子”,除了张作霖,别人是不敢乱叫的。

张学良的同辈之间怎么称呼呢?我们从郭松龄和张学良的书信中看到,他们一般互称字。如郭松龄字茂宸,张学良后来遇到难事的时候经常说:“如果茂宸在就好了。”郭松龄在书信中也以“汉卿兄”相称。但这仅仅是特例。其他人就不能如此称呼,只能称职务或者汉公。

张学良的下属只能称其职务。张学良早年是三、四方面军的军团长,所以部下称为军团长。后来又当东三省保安司令,下面的人称为总司令,再后来就任全国陆海空军副司令,那就称呼为副司令。在一些表现张学良的影视作品中,下属进房间报告工作,开口闭口“少帅”,纯属于想当然,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那么,张学良什么时候开始接受“少帅”的称呼呢?

1990年6月3日,是张学良90岁生日,台北、沈阳等地都举行了隆重的祝寿活动。海峡两岸的新闻报道,都把张学良称为“少帅”。此后,大陆各界人士频频访问张学良,在电视新闻和许多报刊中,都称张学良为“少帅”。

张学良年轻时,不喜欢别人称他“少帅”。晚年心态平和,人们称他为“少帅”,**反对了。张学良明白:现在人们称他“少帅”和当年意义不一样,具有亲切的感觉,所以,他欣然接受。

小编结语:**时的军阀军衔的叫法复杂多变。张学良不喜欢别人叫它少帅,小编认为,张学良是一个靠自己的人,不喜欢依附于父母的光环之下,*立自强的人。

渝ICP备2024022750号-1

Copyright©2004-2024 3158.C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市上台九悟酒销售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3158招商加盟网友情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